下行仍在持续。
上半年刚刚过去,医药行业的复盘结果很惨烈:据国盛证券统计,2024H1,沪深300整体上涨了0.89%,医药板块却下跌了21.09%,严重跑输大盘,在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排名第23。
这个数字无疑相当难看。不过从好的方面想,基础越差,未来的上涨空间也就越大,蕴含的机会和能量也就越多。
事实上,随着近几个月诸如银发经济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,许多行业人士都认为,目前医药行业到了一个阶段性低谷,利空基本上都已经出清,未来各个子赛道大概率会掉头向上走。
全部板块下跌,血制品最优,疫苗最差
2024H1,医药板块每个子领域都在下跌,没有例外,差别仅在于跌幅不同而已。
表现最差的是疫苗行业,总跌幅竟达到了42%之多,可谓腰斩。新冠疫苗相关计提减值是其中一大影响因素,国产HPV疫苗和流感疫苗的“价格战”,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。
紧随其后的是医疗研发外包、医院和线下药店,跌幅分别达到38%、36%和31%。
近两年,随着上游投融资缩水,研发经费减少,自然会影响到下游的服务行业,CXO陷入了“价格战”与“强者恒强”的残酷竞争。外加美国《生物安全法案》持续推进带来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,更是让该板块出现了进一步回调。
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企业方面,上半年曾有过一段上涨,后续却快速走弱,主要是由于多家标杆性企业面临消费和竞争环境变化,经营增速出现回落所导致。
线下药店一方面还在出清前些年的快速扩张影响;另一方面,接踵而来的基数及比价系统政策、线上购药开放个人医保政策等,都让连锁药店普遍着面临业绩、客流双双下滑。
表现最好的是血制品行业,跌幅仅4%。除了该行业表现一向稳健,新冠病毒流行使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供不应求,显著拉动了板块的业绩,该趋势预计下半年仍将持续。
此外表现较好的还有中药、原料药和化学制剂,跌幅分别为13%、14%、15%。由于几乎不受集采、国谈等政策影响,中药板块这两年的走势一直相对大盘更优;原料药更多受涨价及GLP-1多肽原料药超高景气等因素所带动;化学制剂年初至3月中走势与申万医药高度趋同,之后创新药政策利好频出令市场情绪走高,后续一季报部分标的商业化超预期,使得上半年指数跑赢医药整体。
个股方面,诺泰生物以75%的涨幅稳居第一。6月中旬,这家抓住了GLP-1多肽原料药风口的企业披露了半年度业绩预告,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30%~497%。超出预期的成绩单,令诺泰生物当天盘中触及涨停,此后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上涨,创下新高。
除诺泰生物外,许多高分红的中药个股,如羚锐制药、东阿阿胶、华润三九、江中药业等亦颇受青睐,分别上涨了46%、30%、14%和14%;优良业绩对股价的提振更加明显,艾力斯、佐力药业分别上涨54%和46%;由于畅销大单品商业化获批,未来预期不错,海思科与兴齐眼药分别得到了33%和27%的涨幅。
此外,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,二级市场对具有政策优势、经营风格稳健、不断靠并购“攻城略地”的国企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,“国药系”,如国药一致、国药股份、国药现代等,涨幅都在10%以上。最后,受益于维生素原料药涨价影响,花园生物、新和成的股价分别上涨了22%和16%。
下半年,机会在哪?
上半年整体看下来,行业整体都在承压,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股价出现了大幅下挫,而那些业绩和股价都能保持正向增长的企业,基本都是“强者”,导致两极分化变得愈发明显。
然而即便是强者,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在持续受到考验。尽管反腐、集采、国谈等因素已经进入常态化,后续难以再对二级市场造成负面冲击,可在医保支付端总量控制的大背景下,希望行业出现突然的“反弹”行情,亦不现实。
但院内品种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的另一边,是许多聚焦于院外市场的医药企业纷纷迎来了业绩的增长。此外,我国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比例持续增加。据国盛证券统计,1962-1975年第二波“婴儿潮”人口在2022-2035年逐渐步入老年期,2023年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5.4%,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,与日本90年代老龄化程度持平。
综上,二级市场上,院外品种,尤其是与老龄化相关的品种正在收获利好,中药制剂(膏药)、健康体检服务、中医医疗服务、家用医疗器械等子行业蕴含着更多机会。
而在院内市场方面,尽管整体空间承压,但许多传统药企多年的创新转型逐渐迎来了收获期。随着仿制药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、制度化阶段,政策也开始“腾笼换鸟”,全方位对“真创新”提供支持,例如北京、广州、珠海三地均发文支持提升创新药入院速度,降低创新药入院销售门槛和流通阻碍。
综上,2023年新纳入医保的创新药和2024年上半年获批上市,即将谈医保的创新药均是快速商业化阶段的重要品种,值得重点关注。对于临床阶段的品种,则重点要考虑适应证的市场空间,患者基数大、用药周期长的领域,如减重、自身免疫、近视、脑卒中、下肢缺血、丙肝乙肝、MASH、痛风等有望诞生现象级爆款产品。
另外,随着院内集中度提升,研发端创新环境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规范,药品审评门槛逐步提高,同质化泡沫不断破裂,低端创新出清,一切形势几乎均利好头部企业,尤其是那些第二成长曲线明晰,有望迎来业绩提速拐点的Pharma,更具估值提升空间。
至于Biotech,由于医保支付端的压力会长期存在,靠单一品种长大变得愈发困难。只能想办法去支付能力更强的海外市场释放价值。然而出海方面,自主推进中后期国际多中心临床、全球化生产销售成本又太高,因此License-out成为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重要途径。
这方面的代表是百利天恒。2023年12月,其将自己的首创EGFR×HER3ADC临床3期管线以84亿美元授权BMS,创下了国产ADC药物出海记录。随着首付款到账,2024年第一季度,百利天恒的营业收入达到54.62亿元,净利润为50.05亿元。自达成授权合作以来,股价涨幅已经达到了60%左右。
7月10日,百利天恒赴港IPO申请获得受理,联席保荐人为高盛、摩根大通、中信证券。
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,随着一二级市场复苏,也给国内Biotech的退出提供了新机会。例如6月28日成功于纳斯达克敲钟Alumis,其核心管线ESK-001正来自海思科;ADC药企普方生物于今年2月完成1.12亿美元B轮超额融资后,又于4月被丹麦药企Genmab宣布以18亿美元收购。
综上,国盛证券认为,随着反腐扰动基数问题解决,政策持续鼓励创新,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医药持仓大幅出清、筹码结构负担大幅降低后炒股配资平台代理,医药板块经过了深度调整,有望在Q3迎来反弹,可以积极布局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炒股配资观点